本公司致力於提供全體員工安全、合理的工作環境與維護員工權益,並透過『團隊』、『挑戰』、『創新』及『服務』的經營理念,與客戶、供應商、股東、債權人等共同建立穩定發展的永續關係。
近年來本公司已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機制,透過對治理、環境、社會等三個永續發展目標,將永續發展融入於公司策略,希望能符合各相關關係人的期待。
本公司推動永續發展由永續委員會統籌規劃,並偕同各部門落實執行。依循P-D-C-A
(計劃、執行、查核、處置)之概念運作,評估檢討永續發展相關執行成果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實施情形。
2023台航ESG報告書
2022台航ESG報告書
2019年企業社會責任具體執行提出
[台灣航業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PDF)
認證:
在船舶安全管理上,遵循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規範,通過ISM
COD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Code國際安全管理章程)之認證。
管理政策:
本公司管理政策依照政府相關勞動法規制訂保障人權政策及國際海事組織(IMO)規範,制定並通過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之認證(依照相關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制定)。
企業環境暨節能減碳管理要點
為保護自然環境節能減碳,本公司訂定「企業環境暨節能減碳管理要點」,使自然資源能永續利用,為降低公司營運對氣候變遷之衝擊,本公司「船舶工務物料及油漆管理要點」要求供應商合作,遵循環保及衛生等相關規範,共同致力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此外亦要求承攬商依照承攬商勞工安全衛生措施告知單事項、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採取防範措施,以防災害發生,共同致力提升企業社會責任。
落實節能減碳,省水(環境保護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本公司為達到節能減碳,保護環境為目的:
1.所有船舶之污水處理裝置及油水分離器等設備均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 MAPOL
73/78之相關規定,另自2000年以來新購建之船舶,其主機、發電機及焚化爐等
設備均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1997議定書之氮氧化物(NOx)安全排放量標準。
本公司111年船舶二氧化碳每海浬-噸排放量已減少近37%(以101年為基礎)。
112年將持續朝減排目標前進。
本公司自有乾散貨船隊溫室氣體排放量:
110年EEOI 為平均每船 7.50 X 10-6公噸CO2/每公噸海浬,
總排放量273,133.14公噸CO2 (較2020年多4 船)
111年EEOI 為平均每船 7.32 X 10-6公噸CO2/每公噸海浬,
總排放量281,990.3公噸CO2(較2021年多2 船)
111年船隊 CO2 排放量總噸比110年同期增 3.24 %(較110年多2 船)。
2.公司於澎湖輪船上安裝兩組*2套節能變頻設備,使用變頻器來降低泊港期間與航行
期間的重要冷卻水泵浦的電力消耗。本項設備總投資額為1,165,500台幣。有效進
低負載節能:使用岸電節能39%與46%;岸邊作業節能63%與84%;航行過程節能
58%與58%。
3.改用LED
燈管取代傳統燈管,能達到降低電費支出外,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
垃圾量
110年垃圾量約33公升的垃圾袋460包, 年廢棄物總重量約為5,980公斤。
111年垃圾量約33公升的垃圾袋480包, 年廢棄物總重量約為6,240公斤。
112年垃圾量約33公升的垃圾袋480包, 年廢棄物總重量約為6,240公斤。
*5.自來水
110年用水度數為1378度, 約為1,378,000公升。
111年用水度數為1550度, 約為1,550,000公升。
112年用水度數為4854度,
約為4,854,000公升。
投資於節能或綠色能源相關環保永續之機器設備:
1.本公司經營理念為「團隊、挑戰、創新、服務」,始終秉持安全第一,顧客至上之原則,追求提升船舶安全營運,確保海上人命安全,避免海洋環境汙染,船隊均依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及國際海事組織(IMO) MARPOL規定,執行各項防止環境污染之措施。營運船舶之結構及機件均妥善設計,所有船舶之污水處理裝置及油水分離器等設備均符合MARPOL
73/78之相關規定,避免對海洋環境污染及破壞,減少能源之消耗。
2.為達到節能減碳,針對國際散貨船舶本公司於112年向日本大島船廠訂定兩艘六萬四千噸及日本名村船廠訂定兩艘四萬噸新型高效節能船舶,以減少CO2,
NOx 等對環境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並且將最新EGR主機與SCR發電機設備納入船隊標準中。
3.針對國內旅客船本公司所屬臺華輪自104年8月啟用岸電設施,降低泊靠碼頭燃油消耗,經估算約減少碳排放量約1,000公噸,台華輪亦於112年9月汰換,將由新造之駛上駛下旅客船澎湖輪替代。
4.本公司船隊之用水皆取之於海水,再由船上之淡水製造機製造淡水使用,亦要求船隊節約用水達到環保目的。
捐贈
響應僑委會和中華世紀文教發展協會共同發起的「僑校築夢計畫」,捐贈本公司汰舊電腦設備轉贈泰北地區,改善泰北僑生數位教學環境。
供應商管理
所謂供應商係指向買方提供產品或服務並相應收取報酬的實體,是可以為企業生產提供原材料、設備、工具及其它資源的企業。
台航公司持續強化供應鏈管理,要求並鼓勵供應商(承攬商)致力於作業安全、環保、與衛生上的精益求精。藉由定期交流與經驗分享,台航公司與主要供應商(承攬商)商攜手合作,強化夥伴關係,共同追求更好的績效,並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如上述,供應商(承攬商)進行高風險作業時,需明確定義施工人員所必須採取的安全防護及預防措施,且其工作人員則必須完成完整的工作技能訓練。
本公司係屬交通運輸服務業非製造商,並無特定之供貨來源,因此為不適用於對提供原材料、設備、工具等供應商管理之公司。唯屬於需供應商提供勞務資源如工程需委外發包時,本公司則訂有「台航公司供應商承攬商作業安全、環保、衛生規範」要求提供勞務之供應商確實遵守。同時須提供承攬商安全衛生注意事項、[供應商(承攬商)職業安全衛生措施告知單],供應商(承攬商)同意於合約期間遵照政府一切勞工安全衛生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辦理各項措施。
本公司與供應商在互信互利基礎下長期合作,於簽訂契約時,視實際需要加註規範廠商條款,關係相當穩定。船舶物料採購時嚴格要供應商於交貨時需提供原生廠商或由其出具「不含石綿成分聲書」。
較前一年具體提升員工福利或權益之措施
(一)講授油品煉製與貯存提升員工環保概念。
(二)注意同仁安全衛生概念,辦理勞工安全衛生與防災講座,增加拳擊有氧課程,
維護員工身心健康。
(三)辦理員工眷屬日夲旅遊增進員工見聞及舒緩身心。
(四)擴增裝潢一樓辦公場所,提供舒適辦公環境。
(五)依據「台灣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處理
申訴案件,保障員工權益,維護免於性騷擾之工作環境。並再加強辦理員工性
騷擾防治訓練。
(六)依據「台灣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規定,向公司內
所有員工及向社會大眾公開宣示公司內「禁止工作場所職場暴力之書面聲明」。
企業永續發展實施情形:
110年度各類別利害關人溝通情形與報告內容.pdf
110年度誠信經營執行狀況.pdf
111年度各類別利害關人溝通情形與報告內容.pdf
111年度誠信經營執行狀況.pdf
112年度各類別利害關人溝通情形與報告內容.pdf
112年度誠信經營執行狀況.pdf
評估並揭露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機會與因應措施
氣候風險 |
潛在財務影響 |
氣候機會 |
潛在影響 |
因應措施 |
水電力供應不穩定 |
營運受衝擊、運轉成本增加 |
推動綠色屋頂降溫
|
降低水電營運成本.降低營運中斷機率與可能損失
|
規畫增添不斷電設備,推廣節約用水,用電
|
公司形象衝擊 |
略影響利害關係人期待 |
提升投資人長期投資意願 |
穩定股東結構 |
強化綠色環保營運 |
氣溫上升 |
用電量增,成本與碳排放量上升 |
推動低碳綠色營運 |
節省用電用水,節省成本 |
推動節能專案 |
社會關懷共好:
航向農業未來,共護大地永續力
台灣航業在維持穩健獲利與提供良好員工福利的同時,也為地方發展貢獻,發揮企業外部影響力。我們透過與土地的連結,支持國內優質農業的發展。2023年,台航分別向台東與台南的果農採購品質良好的鳳梨釋迦與文旦,支持地方農業,創造共榮共好的永續農業願景。
水果長期以來是我國主力農產品之一,更因美味的口感與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台灣重要的外銷商品。然而,因疫情與地緣政治的關係,為水果的外銷帶來許多不安定因素。在國家致力向日本、歐美國家推廣台灣水果的同時,台航也發揮企業的力量,積極採購水果產品,幫助受益其與外銷衝擊的國內果農,降低農民在因應外銷轉型上的經濟壓力。2023年,台航分別在產季時節與佳節前夕,採購台東的鳳梨釋迦1,000箱與台南麻豆文旦150箱,並與陸、船員同仁、客戶、商業夥伴等人們分享,透過這些行動,讓人們享受美味水果同時,使更多人認識國內優質農產品、促進地方農業發展的可能,創造共好的永續未來。
歷年來,在農產品需要幫忙之時,台灣航業都透過積極採購各類優質農產品的方式,表達對農民的支持;像是文旦、稻米、鳳梨釋迦、虱目魚等多項產品。我們認為,這不僅是對辛苦的農民的支持,也是一間企業善盡其社會責任支表現。未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為農業盡一份心力。 |

▲台航支持國內小農,購買無農藥且採用友善耕作農法的鳳梨釋迦 |

▲台航大力支持國內農業發展,本公司劉董事長、仇總經理二人與來自台南的麻豆文旦合影。 |
▲承載人文軌跡,支持優質紀錄片
台航以行動支持國內影視產業,希望透過對國內影視作品實質上的支持,提升國內文藝作品的能見度,為文化產業做出實質貢獻。
2023年,台航贊助國內優質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是由導演蕭菊貞耗時六年拍攝,屬於國內最後一段電氣化鐵路-台鐵南迴線的故事。
《南方,寂寞鐵道》真實紀錄南迴鐵路由建設至通車之艱辛過程,再現了南迴鐵道在電氣化前的樣貌,以及訴說了這段鐵道上的人文與生命故事。在紀錄片中,不僅有過去藍皮普快列車的身影、更藉由過去開拓南迴線的工人、父子兩代的台鐵列車長、台鐵廠房裡的火車技師、沿途鄉鎮居民的感受與回憶,交織出屬於這條鐵路的人文特色。透過觀賞這部紀錄片,讓觀眾認識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體會當下每一刻的美好的同時,也代表台灣航業支持國內的藝文創作的一份心力。
台灣航業希望透過以實際行動的方式,協助優秀的本土藝術家持續創作。這項活動不僅有助提升國內電影產業和文化產業的正面影響力。我們也將持續支持國內文化藝術的發展,期待能見證更多精彩的本土電影與紀錄片。 |

▲本公司以行動支持國內影視產業,觀賞《南方寂寞鐵道》,與同仁們體驗 |
幫助公益團體,發揮愛心向慈航
台航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精神,展現對社會的關心與負責任的態度,2023年,本公司向台中市瑪利亞社福基金會購買80盒快樂襪禮盒,不僅是對身心障礙朋友們就業與自立生活的支持,也同時透過推廣優良的產品,幫助他們開創社會形象與價值,促進社會正面影響力。
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是為身心障礙朋友提供全面性的社會服務的公益團體,並以社會企業模式推出了多樣的產品與服務;其中包括了瑪利亞快樂襪。這個社會企業新品牌,不僅結合了時尚好看的設計,更讓身障者從被動受助者轉變成創作者,發揮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減輕機構與家庭的負擔。
當公司的同仁們收到品質良好且富有設計感的襪子時,體會到了每雙襪子背後的社會意義,讓襪子不僅僅只是份衣物,也代表支持了身障者的就業與生活。未來,我們也將持續為社會盡一份心意,將每份資源做有意義的使用,實踐企業之社會責任。 |

▲本公司董事長與瑪利亞基金會快樂襪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