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情形

認證

在船舶安全管理上,遵循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規範, 通過ISM COD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Code國際安全管理章程)之認證。

管理政策

本公司管理政策依照政府相關勞動法規制訂保障人權政策及國際海事組織(IMO)規範,制定並通過國際安全 管理章程(ISM CODE)之認證(依照相關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制定)。

治理架構

本公司為實踐永續發展目標及強化永續治理,訂定「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並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為總經理及各部、室及高雄分公司主管,委員會指派俱董事身分之總經理擔任永續長,委員會秉於董事會之授權,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忠實履行職權,依規定每季一次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及更新工作進度,並以管理部為推動永續發展兼職單位。

本公司113年永續發展委員會提報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相關議案如下:

  1. 113年4月30日,永續發展委員會向第2屆第18次審計委員會及第26屆第19次董事會提報本公司「2023 永續報告書」文字稿。
  2. 113年8月1日,永續發展委員會向第 3屆第2次審計委員會提報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會議中說明及溝通事項:
    (1) 公司內部過去有成立永續委員會,惟成立過程僅經內部簽核,並無訂定相關組織規程,現參考主管機關之參考範例,擬訂台航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草案,明定永續委員會成員及永續發展兼職單位,並提請董事會決議通過。
    (2) 說明擬指派總經理及各部、室及分公司主管擔任委員會成員之考量,並溝通委員任期期間。
  3. 113年8月1日,永續發展委員會向第27屆第3次董事會提報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會議中說明經第3屆第2次審計委員會討論並參考各委員意見,建議將組織規程第五條第一項所列「本委員會成員為總經理及各部、室及高雄分公司主管,任期為擔任總經理或主管之任期為原則」,修改為「本委員會成員為總經理及各部、室及高雄分公司主管,任期為擔任總經理或主管之期間為原則」。
  4. 113年12月17日,永續發展委員會向第3屆第4次審計委員會及第27屆第5次董事會提報本公司「2024永續報告書」案,說明已於113年12月展開相關編製作業,較以往增加溫室氣體盤查(試行)及SASB會計準則,二者雖非現行強制性準則,但可使同仁提早瞭解未來趨勢。本案依規定每季一次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情形及工作進度,預計114年8月中旬完成「2024永續報告書」申報作業。

風險管理策略

  1. 台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對各類經營風險保持應有的敏感度及因應韌性,我們定期評估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之各類營運風險,並擬定相應之策略、措施,針對已辨識出之風險進行監督預防、評估管控,以降低其發生機率或衝擊程度。
  2. 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依據永續報告書之重大性原則進行分析,整合各部門評估資料,據以評估具重大性之ESG議題,訂定有效辨識、衡量評估、監督及管控之風險管理政策及採取具體之行動方案,以降低相關風險之影響。
  3. 依據評估後之風險,訂定相關風險管理策略如下:
風險類型 風險成因描述 策略擬定與實施
策略及營運風險 市場過度集中造成收益來源單一,若市場結構改變將造成營收風險。 為提升營運彈性並降低市場波動風險,散裝船業務採取多元船型採購策略,強化船舶調度與市場因應能力;同時透過經營台勤拖船、澎湖輪貨客運輸,以及積極投入代營事務、參與大型標案與風電發展等多元業務,分散經營風險並拓展成長動能。 2024年 2 艘 4 萬噸級原木船「臺譽輪」及「臺禮輪」投入營運,服務特定客戶需求。此外,兩艘新船屬中小型散裝船,可應對散裝航運市場對於小貨量的貿易量較多的情況,以及爭取到小港口生意。
如遇景氣不佳之情況,船舶供給方議價力較低需重新擬定策略。 透過平時與租方之合作,增加客戶信賴度並隨時維持良好互動及互助關係,在爭議發生時能較快達成有益雙方之結果。
國際法令、法律及制裁風險。 在傭船合約上加入制裁條款,如船舶可能前往被制裁國時,積極配合保險公司審查,並拒絕執行該運務。
隨著各國港埠建設及科技日漸發展,碼頭條件改善,對於到訪之船型或船舶內建之裝卸機具要求可能產生改變。 善用市場調查報告及各港新聞,適時調整船隊配置。
市場下跌期,租方為開源節流較易安排船舶前往落後港口,或提出不合理之要求等,使船東整體營運成本增加。
通貨膨脹造成海運保費、船舶維修及其料配件、船員調度等營運成本大幅調漲。 以永續經營為目標,透過船舶汰舊換新計畫降低平均船齡,減少老船維護成本及事故發生機率。
散裝貨物容易發生貨差情形。 對於特定容易發生貨損情形之物料(如:穀物),進行貨損事件分析,進而加強貨物之照顧意識與照護之相關專業知識。貨差的部分,落實封艙制度;請查核岸方磅秤/地磅的有效校驗證書、全程監控裝貨並每日讀取並紀錄水呎,確保裝貨作業的準確與公正,並透過檢視常重、壓艙水、淡水與燃油等相關數據,於離港前完成封艙手續。
市場風險 BDI指數(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受全球原物料需求、油價、船舶供需及各國政策等因素影響,可能產生無法預期之暴漲暴跌。 制定船租費率時增加彈性,依據市場行情調整與租家之合約,並以穩健獲利為目的,讓台航能在景氣不佳時依然能維持良好獲利能力。
新船及二手船之船價波動,使汰舊換新計畫面臨挑戰。 持續觀察船舶買賣市場,掌握船價當期資訊作為未來新船訂購之指標,同時尋找適當的融資管道,使欲購船時能順利進行。 定期執行船舶汰換計畫,並考量二手船市場行情。
市場上散裝海運之服務提供者同質性高、競爭激烈。 台航散裝船舶因都是自我管理,沒有委外經營的情況,故對於客戶需求可做到快速回應,直接與客戶溝通,隨時處理客戶問題。 維持低齡船舶,透過新船排碳量少的優勢,減少排放權配額(EUA)之費用,吸引並獲得租家青睞。
財務風險 營運資金不足現金及流動調度風險。 視公司營運情況,機動性調整營運資金並由財務部監控公司現金流動需求,並預測及確保公司有足夠資金提供營運。
信因信貸而產生的利率風險。 評估各銀行之借款利率,選擇合適之融資條件。以穩定的營運表現提高與銀行的議價能力,降低融資成本。
國內外經濟及金融情勢之變動產生之匯率風險。 船舶融資定訂幣別改貸之條款,可依評估結果向銀行提出幣別改貸,降低匯率風險。
美國升息導致產生2至3倍的利息差距,造成財務負擔增加;利息金額從2022年的1.67億元,2024年時增加至3.79億元 透過借款部位調整及加速還款進度,維持低負債比率降低資金負擔。
法規風險 財務、稅務法規。 制定及執行稅務決策時,尋求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協助,評估相關風險並採取妥適之策略。
勞動安全法規。 每年由勞安室訂定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依計畫執行各項安全衛生管理作業,每季召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檢討執行進度。
航運安全、航運相關法規。 為增加船舶安全並減少海上事故,船員安全依據 「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 以及 ISPS章程執行,公司每年定期接受驗船協會評鑑並於 DOC 證書上簽註。 因應「歐盟碳交易體系(EU ETS)」,2024年起開始向航運業徵收排放權配額(EUA),台航在與租家合約中採「EUA代收代付」的方式,由台航先向租家收取EUA,後續再代為繳交,確保財務表現不受EUA的影響。 本公司對船舶均導入「船舶維護保養資訊系統(PMS)」,利用系統對於旗下所有船隻進行各項管理作業,使台航船舶的運作都符合IMO制定之「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
氣候變遷風險 因氣候變遷導致原物料價格上升。 改自多區域進口符合規範之原物料,以降低成本。
乾旱影響運河水位,影響船舶出勤與航期 散裝航運無定期之航運路線,受到運河的影響較低
跨國海、空運因國際法規要求造成航運成本上升。 將同一航運路線的產品併艙以節省成本。
政府限制碳排放相關法令與國際倡議可能造成的法規與聲譽風險。 評估購買碳權之可行性及效益,以平衡產品生產時造成的碳排放;於辦公區域更換節能省水設備及宣導減低碳生活守則。
為降低船舶二氧化碳之排放量,世界各港口及國際組織均制訂不同程度之法令規定,且日趨嚴格,經營策略勢必面臨更大挑戰。 為符合環境法令之相關規定需使用高效率主機及加裝節能裝置,另依據 IMO 公佈的能源效率設計指標(EEDI)建造節能船舶並執行能源效率管理計畫(Ship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Plan, SEEMP)。
供應鏈風險 因人權與環保意識高漲,所造成的供應鏈管理風險 供應鏈違反政府相關法規可能造成的風險 如供應商有違反相關法令或倡議的情形,即刻派人啟動風險調查與評估,並決定是否續與該供應商合作。
職安風險 工安文化延續性。 新進人員於職前訓練課程均加入工安宣導。 勞務承攬商均訂有勞務的合作規範、落實相關職安風險評估,澎湖輪配合之裝卸貨公司合作之前會對潛在風險做評估與紀錄,台航也要求承攬商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並於後續透過稽核確保廠商有做要求的項目。
因緊急設備失靈、失效造成的危安風險。 定期確認公司緊急硬體設備(如滅火器材、煙霧感應器、電梯等)是否完好、仍在效期內,並定期保養。
船舶航行至海盜區或武裝衝突區,造成船員生命安全威脅 依據ISPS公約調整保全計畫等級,設定高風險地區船隊因應措施。 購買鐵絲網等安全設備、設置武裝保全等 航行路線避免經過武裝衝突區或海盜區,避免人員受傷。
資通安全風險 客戶資料外流風險 機密文件(包含實體)的洩密風險 駭客可能攻擊外部網站或內部系統竊取機密資訊 資通安全基礎:本公司為強化整體資訊安全,每年具體進行多項資通安全強化專案,範圍包含:強化網路內、外安全之偵測系統及設備、提升員工資安意識。 資安教育訓練:全體同仁對資通安全認識。新進人員教育訓練必加入資安課程。

企業環境暨節能減碳管理要點

為保護自然環境節能減碳,本公司訂定「企業環境暨節能減碳管理要點」, 使自然資源能永續利用,為降低公司營運對氣候變遷之衝擊,本公司「船舶 工務物料及油漆管理要點」要求供應商合作,遵循環保及衛生等相關規範, 共同致力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此外亦要求承攬商依照承攬商勞工安全衛生措施 告知單事項、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採取防範措施,以防災害發生, 共同致力提升企業社會責任。

落實節能減碳,省水(環境保護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本公司為達到節能減碳,保護環境為目的:

  1. 所有船舶之污水處理裝置及油水分離器等設備均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 MAPOL 73/78之相關規定, 另自2000年以來新購建之船舶,其主機、發電機及焚化爐等設備均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1997議 定書之氮氧化物(NOx)安全排放量標準。
    本公司2024年船舶二氧化碳每海浬-噸排放量已減少近 42.17%(以2012年為基礎)。 2025年將持續朝減排目標前進。
    本公司自有乾散貨船隊溫室氣體排放量:
    2023年EEOI 為平均每船 6.31X10^(-6)公噸CO2/每公噸海浬, 總排放量362,831.05公噸CO2
    2024年EEOI 為平均每船6.71X10^(-6)公噸CO2/每公噸海浬, 總排放量325,680.5公噸CO2
    2024年船隊 CO2 排放量總噸比2023年同期減 10.24 %。
  2. 公司於澎湖輪船上安裝兩組*2套節能變頻設備,使用變頻器來降低泊港期間與航行 期間的重要冷卻水泵浦的電力消耗。本項設備總投資額為1,165,500台幣。有效進 低負載節能:使用岸電節能39%與46%;岸邊作業節能63%與84%;航行過程節能 58%與58%
  3. 全面換裝節能LED 燈管取代傳統燈管,並於地下室較少人員出沒之區域換裝感應式LED燈具,遇有人員出現時才會亮燈,以節省用電,減少碳排。
  4. 公司近兩年用水量及廢棄物總重量統計資料如下:
    廢棄物產出量
    (公斤)
    台北總公司 高雄分公司 合計
    非有害廢棄物 有害廢棄物 非有害廢棄物 有害廢棄物
    112 年 6,435 0 1,062 0 7,497
    113 年 5,330 0 1,759 0 7,089
    (本公司非屬製造業,無有害廢棄物)
    用水量
    (公升)
    台北總公司 高雄分公司 合計
    112 年 4,850,000 326,000 5,176,000
    113 年 1,559,000 1,163,000 2,722,000
  5. 本公司包含高雄分公司減少用水及廢棄物之未來年度量化管理目標為每年達成減量2%。
  6. 廢棄物管理措施:
    船上所有可燃之廢棄物皆由符合空汙標準之焚燒爐消耗外, 109年更主動委託船級協會實施驗證制定船舶有害物質清單IHM ( Invento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10年度起已全面執 行符合IHM要求配件採購供應廠商提供配件之SDoC與MD,以符合 歐盟船舶回收規定,所屬船舶均已完成相關驗證取得驗船協會認可證書。
    陸上訂有節能減碳管理要點,推動環境教育及線上宣導課程,向員工宣導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措施,實施垃圾分類回收,培育員工環保及永續意識。 鼓勵同仁自備餐具及環保水杯,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及水杯。 推廣無紙化作業,要求紙類雙面影印盡可能再利用廢紙,以減少紙類廢棄物。 台北總公司可回收垃圾委由慈濟環保志工定期到場回收,生活垃圾則委由清潔公司購買專用垃圾袋,依台北市環保法規進行垃圾丟棄。 高雄分公司則委由合格之清潔廠商,依高雄市環保法規處理。
    113年度台北總公司包含高雄分公司廢棄物產出量合計減量約5%。
  7. 水資源管理措施:
    船上用水皆取之於海水,再由船上之淡水製造機製造淡水使用,亦要求船隊節約用水達到環保目的。
    陸上訂有節能減碳管理要點,推動環境教育及線上宣導課程,進行省水宣導,培育員工節水及永續意識。
    調整水龍頭每次出水量在可使用的範圍內,以免浪費水資源。
    優先購買省水標章產品,減少辦公據點水資源使用量。
    定期檢視是否有管路漏水,用量如有異常立即分析改善。
    112年度台北總公司因設備故障,導致用水量暴增為4,850,000公升,經廠商檢修,並要求廠商定期巡檢、加強設備保養及維護後, 113年用水量已降為1,559,000公升。
    113年度高雄分公司整修完畢後出現異常用水量,經廠商檢修後,用水量持續降低,114年7月份已降至40,000公升左右。

投資於節能或綠色能源相關環保永續之機器設備

  1. 本公司經營理念為「團隊、挑戰、創新、服務」,始終秉持安全第一,顧客至上之 原則,追求提升船舶安全營運,確保海上人命安全,避免海洋環境汙染,船隊均依國 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及國際海事組織(IMO) MARPOL規定,執行各項防止環境 污染之措施。營運船舶之結構及機件均妥善設計,所有船舶之污水處理裝置及油水分 離器等設備均符合MARPOL 73/78之相關規定,避免對海洋環境污染及破壞,減少能源 之消耗。
  2. 為達到節能減碳,針對國際散貨船舶本公司於113年及114年分別向日本名村船廠訂定兩艘四萬噸及日本大島船廠訂定兩艘 六萬四千噸新型高效節能船舶,以減少CO2, NOx 等對環境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並且將最新EGR/SCR主機與SCR發電機設備納入船隊標準中。
  3. 針對國內旅客船本公司所屬澎湖輪自112年9月交船啟用岸電設施,降低泊靠碼頭燃油消耗,經估算每年約減少碳排放量1,767公噸。
  4. 本公司船隊之用水皆取之於海水,再由船上之淡水製造機製造淡水使用,亦要求船隊節約用水達到 環保目的。

捐贈

響應僑委會和中華世紀文教發展協會共同發起的「僑校築夢計畫」 ,捐贈本公司汰舊電腦設備轉贈泰北地區,改善泰北僑生數位教學環境。

供應鏈管理政策:

台航依循國際海事組織(IMO)對船舶的環境污染防治、勞工人權及安全保障等嚴格規範, 並要求定期驗證,因此對上游造船廠亦採取同等標準,以確保營運的合法性與合規性。 儘管上游造船市場規模有限,台航仍會進行盡職調查,以評估其品質與服務狀況。特別是傳統造船上, 都會使用到石綿作為材料之一,然而石綿對人體及生物其實會導致危害,不僅於造船階段,拆船作業亦 涉及石綿問題,不僅將對工人健康構成威脅,還可能影響海洋環境。因此,台航積極選擇無石綿的環保 供應商,並確保採購的所有配件皆符合相關標準。物料供應商須提供無石綿證明,而船級社亦會檢查環 境相關物料與IHM 證書的取得情形。

台航的營運方向與ESG 目標一致,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策略。為確保供應商產品符合環保要求, 針對船舶供應商,台航在採購合約中要求提供以下船舶相關證明文件,確保合作廠商之產品已降低對環境之衝擊:

- 國際防止空氣污染證書
- 不含石綿成分聲明書
- 油耗要求證明
- 有害物質清單(Invento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HM)

此外,台航也制定「船舶工務物料及油漆管理要點」規範合作廠商,避免各種有害和污染物質衝擊海洋環境及生態衝擊。

供應商管理與評估:

在船上備品及一般性採購方面,台航不僅考量供應商聲譽,也會優先選擇符合環保與 IHM 規範的供貨商。供應商須提供IHM 有害物質清單,確保供應品符合法規。 例如,涉及救生艇與電池等設備的供應商,需提交MD 與SDOC 文件,以確認有害 物質的成分與管理方式。若物質超過臨界值,船舶需標記並記錄,並持續追蹤,直至船舶出售或拆解。

台航的採購補給工作由船員彙整所需的船舶備品與現有物料狀況,並依租家指定之航線需求進行採購。我 們在船用油漆、化學品和滑油的採購方面,與固定合作供應商合作,以維持穩定的價格與服務品質。 對於其他補給品,台航則根據採購性質評估供應商的品質、價格、服務及交貨期限,並要求供應商遵守台航政策。 此外,台航強調交易過程須公開透明,並禁止直接或間接提供、承諾、要求或接受任何形式的不正當利益,以促使 供應商共同實現永續發展。

針對台灣供應商,依據「供應商交貨品質評分表」進行半年一次的評估, 確保穩定供應品質。對於海外供應商,因採購多為臨時性,我們優先與當 地品質穩定的固定供應商合作,以確保緊急時刻的應變韌性。台航致力於 與各類供應商建立長期、互信互利的合作關係,並根據實際需求於合約中 增列特定規範,以確保合作穩定。

此外,台航也重視回收材料的應用,例如乙炔與氧氣瓶的充填與鋼瓶交換, 以降低環境衝擊並確保符合安全標準。我們將持續強化供應鏈管理機制, 確保所有合作夥伴皆遵循環境保護與安全規範,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工程與勞務承攬規範:

雖然台航屬於交通運輸服務業而非製造商,因此無特定的供貨來源, 但在工程委外發包等涉及勞務資源的情況下,台航訂有「台航公司供應商 ( 承攬商) 作業安全、環保、衛生規範」, 要求勞務提供之供應商確實遵守相關法令規範,同時,供應商也必須提供作業安全衛生注意事項和職業安全衛生措 施告知單,並同意在合約期間遵守政府的勞工安全衛生規定。

永續採購:

在台航的重要營運據點中,也儘量採用在地採購,以減少長途運輸的碳排放,並支持在地商業發展,2024 年總公司 在地採購金額為新台幣865,791 元,在地採購率100%。此外,本公司也推動綠色採購,採購具環保標章之產品,針對一般辦公室場域之 採購情況,2024 年度綠色採購金額達新台幣 99,726元,較前一年度綠色採購金額97,982 元;上升 1.75% ,持續深化綠色採購作為。

較前一年具體提升員工福利或權益之措施

(一)講授油品煉製與貯存提升員工環保概念。

(二)注意同仁安全衛生概念,辦理勞工安全衛生與防災講座,增加拳擊有氧課程, 維護員工身心健康。

(三)辦理員工眷屬日夲旅遊增進員工見聞及舒緩身心。

(四)擴增裝潢一樓辦公場所,提供舒適辦公環境。

(五)依據「台灣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處理 申訴案件,保障員工權益,維護免於性騷擾之工作環境。並再加強辦理員工性 騷擾防治訓練。

(六)依據「台灣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規定,向公司內 所有員工及向社會大眾公開宣示公司內「禁止工作場所職場暴力之書面聲明」

評估並揭露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機會與因應措施

氣候風險 潛在財務影響 氣候機會 潛在影響 因應措施
水電力供應不穩定 營運受衝擊、運轉成本增加 推動綠色屋頂降溫 降低水電營運成本,降低營運中斷機率與可能損失 規畫增添不斷電設備,推廣節約用水、用電
公司形象衝擊 略影響利害關係人期待 提升投資人長期投資意願 穩定股東結構 強化綠色環保營運
氣溫上升 用電量增加,成本與碳排放量上升 推動低碳綠色營運 節省用電用水,節省成本 推動節能專案